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之路 但是工業社會大家都為了生活在忙碌 而老人家是農業社會的思維 尤其是台灣海島國家 保留很多隋唐古老中國古老習俗 懷舊固然美好 但現實面 卻因為社會的演變 而產生不同的困擾

                     常聽老人家說書讀越多越不孝 不如留在身邊耕田的孩子 確實如此 很有成就到了先進國家留學就地生根 成家立業 結婚生子 反而為了工作或事業難得回家看老人家 當初對子女成就的喜悅 逐漸變成怨歎

                     本來為了生活現在人已經很辛苦 還要在有代溝的情形下照顧老人家 真的是互相都很痛苦 在這裡提供louker一些想法 給遇到的人參考

            1.老人家因為年代不同 或因為身體某些機能退化 有時會不太講理 要視為正常 不要企圖正面溝通 效果有限 靜靜的聽 讓他舒發就好了

           2.每個人都年輕過也都輕狂過 提起少年往事人事物 一定眉開眼笑 要避免沉悶的互動 最好帶他們去回憶過去的地方 談他們快樂的青少年往事 可以減少他們嫌我們或看我們不順眼的時間 (說不定也有跟我們一樣 讓他們父母很不爽的事 想辦法讓他們講出來 增長見聞 也可消弭衝突)

           3.讓他們能與左鄰右舍的老人家 或 牙牙學語的小孩互動 可讓你增加自己的自由時間 也可以讓老人家 更有活潑的生活空間

           4.兄弟許可下輪流照顧 讓家人也有獨處的自由時間 老人家也可有定期轉換環境與心情的機會 人性本來容易在同一環境生膩 變換環境很重要

           5.兄弟姐妹 適當的安排為老人家聚會的時間 小孩子們也同時可聚在一起 選擇的時間 地點 如能兼顧老人家及小孩子 那就可為自己找到休閒時間

           老人家沒病沒痛 能讓我們照顧的比較輕鬆 要心存感激 心態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心情 做人子女必經之路 有一天我們也會老 要記得照顧好自己讓我們的子女好照顧我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uk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